5月16日,第54個國際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前夕,江蘇省通訊學會等單位聯合舉辦國際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紀念大會暨「信息通訊賦能,建造數字江蘇」學術論壇。會上發布的2022年度《江蘇信息通訊業開展藍皮書》和《江蘇信息通訊職業社會職責報告書》,展現江蘇信息通訊業的開展成果、在數字江蘇建造中怎麽發揮數字底座效果。
上一年,江蘇信息通訊業開展水平依舊全國搶先。例如,「雙千兆」網絡完結更廣範圍、更深層次的掩蓋:上一年全省完結5G建造投資118.9億元,建成註冊6.7萬個5G基站。至上一年底,全省註冊5G基站數量增至18.7萬,排名全國第二,完結城鎮以上區域5G網絡全掩蓋。與此同時,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增至7705萬個,全國排名第二,其間光纖接入端口占比高達93.6%。
上一年,全省完結電信事務收入1251.6億元,電信事務收入同比增加10.2%,收入增速在經濟大省中排名榜首;電信事務總量累計達1375.7億元,全國排名第二,同比增加22.9%。全省增值電信企業到達9480家,完結互聯網及相關事務收入1004.2億元,同比增加7.1%。
一系列數據,不只表明職業開展企穩上升,並且顯示事務結構進一步優化——上一年,全省根底電信企業To B事務收入占電信事務收入的36.0%,同比增幅達25.2%。這既表明信息通訊業自身的事務轉型取得成效,也折射該職業為其他職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在江蘇,根底電信企業牽頭或推進打造出一批工業、交通、醫療等範疇的5G典型使用。「信息通訊網絡正從『銜接人為主』延伸到『銜接人、機、物』,以根底銜接為主的傳統網絡正升級到具有算力聯合、數據聯合、使用聯合、泛在聯合等多種特征的新式網絡系統。」 省通訊管理局局長許繼金表示,「我省信息通訊根底設施廣泛支撐著算力網、工業互聯網、物聯網和5G專網的開展,助力各行各業數字化進程,對經濟社會起到重要的賦能效果。」
信息通訊業不只是數字江蘇建造的主力軍,並且持續打造大眾「用得上、用得起、用得好」的信息通訊服務。
省通訊管理局副局長耿力揚介紹,上一年,省通訊管理局安排全職業投入1.3億元,完結4712個公共地下空間的信號掩蓋,超額完結省政府民生實事任務;推進城鎮老舊小區通訊根底設施改造,將1405個老舊小區歸入改造方案,惠及大眾近47萬戶,還打造出一批「雙千兆」演示小區;至上一年底,針對鄉村脫貧人口、殘疾人的通訊資費五折優惠政策已惠及2萬余人,全省超過46萬晚年用戶辦理晚年優惠套餐;加強適老化服務,在全省鋪開線上線下「晚年課堂」,舉辦「晚年達人」運用智能技術大賽等活動,幫晚年人跨越「數字距離」,享用職業開展成果。
除了辦好民生實事,江蘇信息通訊業還為各類運營主體切實下降用網本錢。據統計,在執行「蘇政40條」「中小微企業寬帶、互聯網專線降費」等政策方面,全職業累計為中小微企業讓利3.3億元。
本年2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的《數字中國建造全體布局規劃》提出,到2025年數字中國建造取得重要發展。江蘇把數字經濟作為轉型開展的要害增量,大力推進工業數字化、數字工業化,著力建造「數實交融榜首省」。
向著「數實交融榜首省」的目標,江蘇將怎麽持續夯實、建強信息根底設施?省通訊管理局提出,在全職業推進「光網江蘇」「5G江蘇」「算網江蘇」建造。簡而言之,在全省打造高品質千兆光網、提升5G掩蓋的深度和廣度、優化全省算力根底設施布局。本年底全省5G基站方案增加到22.7萬個,每萬人擁有5G基站26.7個,重點場所5G網絡通達率到達100%,行政村5G掩蓋率達100%。在全省構建包括南京、姑蘇兩個國家級核心算力樞紐集群,N個城市雲核算中心(智能核算中心)和X個邊緣核算節點的「2+N+X」算力梯次多元供應系統。
加快網絡賦能、推進立異賦能、拓寬數據賦能,是促進「數實交融」的重要路徑。在網絡賦能方面,全職業將聚集重點職業、分工推進5G使用,特別是加速推進「5G+工業互聯網」規劃開展和價值躍升,分級分類推進5G全銜接工廠建造,深化5G職業虛擬專網建造,拓寬5G在智能製作範疇的使用賦能。此外,豐厚「5G+」數字日子信息消費,推進5G等技術在晚年用品範疇的深度使用。
在立異賦能方面,由於推進數字經濟開展已成為信息通訊業最重要的作業方向,全職業迫切需要加強聯動立異、跨界交融,優化豐厚才智社區、才智農業、遠程教育、遠程醫療等範疇的歸納解決方案,為個人、家庭、社區提供更加智能的數字化方案和數字日子產品。
在數據賦能方面,發揮數據作為信息社會主要元素在賦能網絡安全管理、提高社會管理水平中的根底性效果,全職業加強大數據才能建造,以大數據渠道為根底全面提升安全才能,加強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維護,為大眾享用才智日子築牢安全屏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