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裏有困難,人民子弟兵就行進到哪裏,哪裏最險阻,黨員就沖鋒在哪裏。前段時間,連續強降雨形成北京山區部分城鎮受災嚴重,路途損毀,通訊聯絡中止。戰略支援部隊某基地126名官兵組成15支突擊分隊,分赴北京房山、門頭溝、昌平3個行政區、15個鄉(鎮)建立應急通訊,爭分奪秒打通災區通訊「生命線」。
受領使命後,8月3日一早,擔任聯通北京房山區大安山鄉的使命分隊7名官兵步行行進災區,分隊裏的5名黨員自動背負起衛星便攜站、衛星電話、電臺等物資器件,每個背囊重達40斤。
某抗洪搶險應急通訊保證使命分隊指揮員 於林平:其時使命非常緊迫,咱們有必要第一時間打通通訊鏈路,讓上級指揮部和其他救援部隊能夠更充分地了解災區的狀況,更好地開展後續的救援作業。唯一的信念便是不能孤負黨和人民的希望和重托。
行進途中6條河流、33處斷崖斷路,每一次攀巖渡河,都是黨員沖在第一個,暫時黨支部書記擔任斷後,承擔起未知的風險。
某抗洪搶險應急通訊保證使命分隊指揮員 於林平:預備上去的時候,下面的那個路突然塌方了,我整個人就像吊單杠一樣,整個給我拉直了,然後我的戰友把我拉上來了。下面全部是碎石,水流非常湍急,非常有或許會被沖下去。
11個小時後,官兵們步行22公裏山路,於8月3日晚上8時抵達大安山鄉,成功打通了災區一線與後方指揮所的通訊鏈路,保證當地防汛指揮部與上級實時聯絡。
某抗洪搶險應急通訊保證使命分隊二級上士 馮省慧:在大安山鄉與外界失聯108個小時後,咱們是第一支進入的救援部隊。其時望著老鄉熱切的眼神,感覺一切的險阻都值了。
完結既定使命後,分隊選擇3名黨員主幹和3名鄉民抵達山外,成功接應救援部隊步行進鄉,緩解災區物資缺少難題。使命期間,15個使命分隊充分發揮一線黨組織戰役堡壘作用,黨員主幹爭當抗洪搶通一線的「頂梁柱」「壓艙石」,成功幫助15個城鎮、241個隸屬村、7000余名群眾建立對外通訊聯絡。
北京市門頭溝區泗水家村鄉民:部隊來支援咱們這裏了。你別哭,你別哭,解放軍在這呢,你們就放心吧。謝謝解放軍們。
|